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的学习理论。它认为学生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学习是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社交交流来实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唯一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强调了社会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来共同建构知识和理解。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而非传授知识和技能。
一、两种建构主义
个体建构主义
个体建构主义与认知学习理论有很大的连续性,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得到了一定调整或改组。如,探究式学习就是个体建构主义的观点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是通过参与到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来建构有关的知识。学习不仅是个体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加工,而且需要学习者进行合作互助。
因此社会建构主义更关注学习和知识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认为不同文化、不同环境下个体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教育学的理论,它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观察、反思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以下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 学习者是主动的,能够自己构建知识和理解。
2. 学习者的经验和背景对他们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
3. 学习者通过观察、反思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4. 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经验和理解都是不同的。
5.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社会性的,因为他们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协作来建构知识和理解。
6. 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鼓励学习者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环境,而不是简单地向学习者传授知识。
7. 教育者应该充分了解学习者的背景和经验,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新知识。
8. 教育者应该倡导学习者使用各种媒介和资源,以帮助他们构建知识和理解。
三、应用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换言之,探索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动地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与理解的学习方式。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与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学生独立活动,直到最后完全撤去支架。
情境教学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情境教学。知识、学习是与情境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该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改,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合作学习主要是以互动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教学活动取向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